找到相关内容322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窥“真唯识量”

    及相分皆需依自体分而起,如:  《成唯识论述》卷1:“相、见俱依自证起故。”  《成唯识论述》卷1:“谓诸识体即自证分,转似相.见二分而生。”  问:若色境是不离于眼识的话,那不就有犯了世间相违了...识缘时以彼色法为本质,才能显示内相分的影像为第六识所缘,因为本质从内相分影像摄。前面二种的心王与心所是能变,此色法是所变,因先有能变的心王及相应心所才有所变的色法,故而次说之。”  《成唯识论述》卷2: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32438814.html
  • 唯识学的两次译传 《大乘起信论》为昙延所造

    ,藏译并有律天《安慧唯识三十论广释》)。   一   《成唯识论述》卷一云:  “又今此论援引六经:所谓《华严》(重在《十地品》。世亲有《十地经论》,元魏菩提流支译。有藏译本,并有日成注解。...律天解释。《成唯识论述》评陈那以相分为行相,犹为过度之论。)、《二十唯识》(护法解释此论,义净有译名《宝生论》。《唯识二十论述》之作,本为翻译护法释文之准备。可见护法文章极不易解。陈真译本论译本...

    韩镜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0747433.html
  • 五果

    之为有为果不同,离惑之系缚而证,故名离系果。依《成唯识论述》卷八(本)之释,《杂集论》说此果永灭随眠,《瑜伽》、《显扬》等认为以异生的世俗智灭诸烦恼不究竟,故非此果所摄。即依有漏的六行观所得的灭,...假诸作具所办的事业。《成唯识论述》卷八(本)释之,举二说:{1}约人,谓有情的作用名士用,即农夫由稼穑、商贾由理财等所得者,名士用果,亦即因唯假,非实法。{2}约法,谓因法为作者,缘法为作具。若依此说...

   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2048080.html
  • 识体理体两分与“一分无性”说──法相唯识宗佛性思想论析

    ?唯识宗是将其与众生所具种子的差别性联系起来加以说明的。《瑜伽师地论》曰: “问:此种姓名何有差别?答:或名种子,或名界,或名为性”。[5]窥基在《成唯识论述》中解释道: “性者体也,姓者类也,谓...?新熏论者的解决方法是让无漏之一念心依有漏善心生起,唯识宗是坚决反对的。《成唯识论述》中有一“量”曰: “若有漏生无漏,应无漏生有漏,许漏无漏得相生故,如有漏善生于无漏”。[12]如果许可无漏可以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1042623.html
  • 略论法相宗的中道观

    编译的《成唯识论》。窥基作《成唯识论述》,首标宗旨 ,即以中道为说:“唯谓简别,遮无外境;识谓能了,诠有内心。识体即唯,持业释也。识 性、识相皆不离心,心所心王以识为主。归心泯相,总言唯识。唯遮境有,...不异。三性实亦即二谛,二谛不悖于三性。遍计所执性言虚妄分别之有,即是 俗谛;依他起性言虚妄分别之幻,即是空谛;圆成实性言依他起性空所显唯识实性,即是中 道谛。窥基《成唯识论述》卷 7 末云:“虚妄...

    董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2269535.html
  • 识体理体两分与“一分无性”说

    ?唯识宗是将其与众生所具种子的 差别性联系起来加以说明的。《瑜伽师地论》曰:“问:此种 姓名何有差别?答:或名种子,或名界,或名为性”。[注 5 ]窥基在《成唯识论述》...:《瑜伽师地论》卷27,《大正藏》第30卷第395页下。 注 6:《成唯识论述》卷9末,《大正藏》第43卷第556页上 。 页97 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0547268.html
  • 韩老居士功在千秋

    在家闭门不出,专心继续青年时代就开始的对《成唯识论述》校勘注释,用了十年时间积累资料对照研究,又用五年整理成文,于1992年完成了约380万字的《成唯识论疏翼》,对前人的唯识研究成果作了一次疏理和完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3945557.html
  • 论佛教与科学

    的两个组成部分。  “万法唯识”中“万法”指一切心理、生理、物理现象。《成唯识论述》卷一中讲“归心泯相,总言唯识”。其中“泯相”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否定物质存在。“相”是人类对客观外界直观的、被动的反映...

    翁佶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5046803.html
  •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以及在中国流行的情况

    窥基又著《成唯识论述》等,从而创立了“唯识宗”,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(有宗)的思想。   除此之外,陈隋之际形成的“天台宗”和唐代中期创立的“华严宗”,则已不能简单地用原来印度大乘某派的...

    楼宇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3847967.html
  • 唯识学的现代诠释——评林国良《成唯识论直解》

    法脉再续,可能还要在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适当采用新译,这一宏伟工程只有他日待因缘了。   最后,还须提一下《直解》的校注情况以及体例与结构安排,这反映了作者的硬功。该书参考窥基《成唯识论述》和智旭《...分别介绍了《成唯识论》的学派源流、传统学术范畴、现代学术解析以及唯识学的历史和现状。在正文部分,作者没有按原论的十卷分章,而是根据论述的内容分为“论破我执与法执”、“论第八识”、“论第七识”、“论前六识...

    燧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4549995.html